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市区)动态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坚持党建带妇建,引领巾帼建新功——华亭市妇联“三三四”模式推进妇联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 平凉市妇联            时间: 2023-06-30 18:07

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近年来,华亭市妇联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妇联工作全过程,把妇建摆在“大党建”格局的重要位置,持续深化“巾帼心向党”党建品牌效应,将服务妇女和服务行业发展有机结合,采取“三三四”模式,不断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妇女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上创先争优,为加快建设“两地一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绿色活力魅力实力幸福新华亭贡献“半边天”力量。

创新“三化”模式,拓展妇联组织覆盖面

一是资源共享化组建。坚持“组织共联、阵地共用、资源共享”原则,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现有资源,精心打造“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阵地,认真落实“妇女议事会”制度,积极组织妇女参政议事、建言献策。以“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等为主题,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巾帼志愿者等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普法宣传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区域立体化组建。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原则,不断加大“四新”领域和城市楼栋妇女组织建设力度,在广场舞团体建立妇女小组4个,在外卖、快递行业通过联建的方式建立妇委会2个,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因地制宜建立“妇女劳动者驿站”2个。拓展设置区域立体化组织,探索构建了“社区妇联+小区网格+居民楼宇”三级联动的立体化组织体系,在村民小组、社区网格、居民楼栋等妇女生活最小单元建立妇女小组722个,全面激活了基层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

三是网格体系化组建。以镇街辖区为单位设置网格,体系化建组织,在所有村(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纳入妇联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以单建、联建的方式,不断把触角延伸到“四新”组织,建立灵活多样的妇联组织,新建和联建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30多个、省市驻华及企业单位妇女组织12个、非公企业妇女组织20多个、社会团体妇女组织5个、乡村就业工厂和巾帼产业联盟建立妇女组织36个,逐步构建起了广覆盖、宽领域的妇女组织体系,织密了妇女组织网络。

建立“三项”机制,激发妇联组织新动能

一是建立兼职主席机制。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注重群众工作经历,引进各领域优秀妇女人才,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妇联干部队伍,增强妇女工作力量,推荐选举河西镇仿真花扶贫加工车间负责人、妇委会主任岳彩霞担任华亭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健全完善妇联执委包片包村联系重点户制度,广泛开展“妇联执委领办实事”和“我是执委,我在服务”活动40多场次。

二是建立考评责任机制。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作为新时期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切实加强党对妇联和妇女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和重视,推动妇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格局,对工作任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逐级分解量化,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定期对全市10个乡镇和1个城市社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为更好的服务妇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引入激励机制,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对工作表现突出、发挥作用较好的妇联干部进行通报表扬,评先选优优先考虑。着力培树妇女先进典型,强化竞争意识,激发广大妇女职工工作热情,近年来共评选三八红旗集体、妇女工作先进单位、巾帼文明岗等集体138个,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优秀村(社区)妇联主席、巾帼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个人355名。共寻找、推选“最美家庭”643户,其中国家级3户、省级63户、市级273户、县级304户。

依托“四个”平台,提升服务群众精准度

一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带妇建,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资源链接和资源整合,建立妇联工作站和“四新”领域服务阵地,根据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和其家庭的需求,开展法律维权、生活咨询、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活动300多场次。

二是依托乡村就业工厂。指导河西镇仿真花巾帼乡村就业工厂、安口镇朱家坡绿色蔬菜种植巾帼乡村就业工厂、西华镇假发制作巾帼乡村就业工厂、策底镇红旗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花果基地巾帼乡村就业工厂和平凉市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巾帼乡村就业工厂等建立妇女组织9个,统一实行亮牌服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了组织架构上墙、工作制度上墙、活动掠影上墙,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依托基层妇联平台。依托 “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妇女微家”三大基层妇联平台,充分发挥“一站一委三中心”和12338妇女维权热线作用,常态化开展各类信访接待、谈心谈话、活动组织等工作。近年来共接待来电来访群众108人(次),受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57起,调处率达100%。举办妇联执委维权暨信访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45期,培训妇女1200余人,建立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矛盾调处志愿服务队伍139支1500余人,扎实开展特殊困境妇女儿童排查摸底、婚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妇女儿童维权宣传等活动300多场次,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依托家庭教育平台。创建“红百合”家庭教育品牌,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1+X+Y”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创建市级“红百合”工作室1个,打造乡(镇)家庭教育示范点12个、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142个,开展“百场万人”家庭教育讲座22场次,线上讲座32场次,流动家规家训馆“五进”活动8场次,“书香飘万家——星星点灯”亲子阅读32次,参与4500余人,逐步构建起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同心、同步、同向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格局。

上一篇: 崇信县:家风润“小家” 文明安“大家”

下一篇: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静宁县妇联2023年“家教助成长·智慧育新人”家庭教育百场公益巡讲活动进乡镇